0%

热水壶维修从入门到放弃

省流:硅脂干了,开关坏了,我被电了。

2025年7月10日:我是笨比,我搞砸了。

起因

昨天上午开始热水壶的开关时灵时不灵,需要摁很多下才能开始,不过能够正常烧水。

晚上就出问题了,开始烧水后很快就停,没煮沸就停。昨晚用锅烧水喝的,今天换了个壶烧水。说实话本来不想修的,一热水壶修它干毛,但最后还是上手拆了。

参考资料

视频简单讲了下热水壶的原理。热水壶这玩意儿,拆开看构造还是挺简单的。然后就是虽然视频中说,怎么怎么五种常见故障,但是跟我这个壶故障一点关系没有。但是评论区指出了我的问题:

我这个壶的问题也是硅脂的问题,硅脂干了还是什么原因,提前弹金属片了。

肢解过程

受害(它要没毛病它能受害)嫌疑壶:

拍的时候灰全告上边儿了,我懒得擦了

然后就是拆。

我在拆的时候先从底盘开始拆的,因为这是唯一一个能看到螺丝的地方。但是实际上,应该先拆手柄处卡扣,拆下手柄后,再拆底盘。不然的话线会卡住底盘,拿不下来,就是图上那根。底盘用的螺丝还绷少见,六角螺丝。

拆开底盘之后先掉出来个螺丝,十字花都锈没了。里面有水汽,还有老些锈。

然后就是看到这个双金属片温控的结构:

注意红线插簧的护套都烫没了,我觉得可能是水汽的事。到这一步我感觉不大能凭哥们的经验做事了,然后就去找相关的视频看,就看到了[[#^e858b7]]的视频,看到了评论区提到的硅脂的问题,打算先换硅脂试试。

但是我手头上没有硅脂了,不过还有导热垫,就上的用剩的莱尔德的导热垫。(最牌面的热水壶了可以说是)擦干净原来的硅脂:


贴上导热垫之后

就装回去,然后试组了外壳,拿去加了点儿水打算试下是不是解决了。

然后问题就来了,这个轻触开关怎么摁都没反应。我一开始以为只是硅脂的问题,没想到开关也坏了,反复摁没反应,摁来摁去,结果不小心摸到电路板背面,电了我一下。好在应该只是低压直流电,当时只是膀子抖了一下,感觉还蛮奇妙的。。。

主要是这回一开始压根没打算修,我原本以为问题很大来着,就只是打算拆开看看。像换监控电源那回,就老实地注意防触电,戴手套,准备了个板凳,也断电了。这回漫不经心,结果就触电了。

然后我掏万用表了,结果万用表还没电了,又给万用表换的电池。掏出来万用表,发现我也不确定量哪里。。。好在电路板是单层板,观察了下电路板背面的布线,那表针短接了一下开关的两个脚,就可以了,正常工作。

然后就没了,现在下单了直插的轻触开关,插簧,m3螺丝,等到货后换上就完了。

破坏!

件来了之后就开始换。先上了颗螺丝,然后换了插簧。


由于我手头没有压线钳,我是拿老虎钳压的,说实话压好后我感觉好像也不是多牢靠。

然后插上插簧我就开始拿烙铁换微动开关了。

但是事后来看,我这一步之后应该先去试试我换的管不管。维修方面还是手生,经验比较少,没有设计单元测试,也为后面搞不明白问题埋下伏笔。

除了这个我还犯了个蠢:我的烙铁有个比较小的便携烙铁架,但是只能搁在上面,放的海绵也很小,很不方便;我这次趁着买小元件也买了个烙铁架,没曾想,太大了,放不住。。。

搞到最后还是只能搁在上面。。

然后就是加热后用吸锡器吸走旧锡,把坏了的按动开关拔下来。

然后就是告上松香开始焊新的开关。由于我手头没有夹具,只能靠我的左手来固定板子,这个过程异常梦靥,最后的效果也只能说是勉强能看。


然后就出问题了。。

失败!失败!失败中的失败!

当时我对自己的手艺充分的自信,感觉换两个小元件也就是,piece of cake,能出什么问题。很自信的装上了手柄,装上了外壳,但是好在没有装外壳的螺丝。然后去通电测试,发现坏了,完全没反应。

我首先怀疑的就是插簧,于是我又费劲把插簧挑开,观察到铜线有几根断了。我感觉可能是接触不良,或者断的这几根线导致的什么别的问题,于是我又重新截了一段,然后又换了个插簧,这回为了确保牢固接触,我又费劲往里面填的松香,上的锡。往插簧里整完锡真是心力交瘁,搞完全部之后,我又拿出来万用表打了下电阻,零点几欧一点几欧这样,我感觉这样应该就是没问题了,有问题我也不想整了。(往插簧里上锡真的非常费劲,我又没有啥夹具,过程中烫到了我好几下。)然后我就把外壳上上,螺丝也上上了,结果还拧花了一颗外壳的螺丝。

再去通电,还是不行,没有任何反应。心态崩了直接,当时感觉说不是插簧的问题,而且一点反应没有,是不是与底座接触不良。然后又卸下来外壳螺丝,但是有一个已经被我拧滑丝。我当时心力交瘁,也不想拿那个小的打磨笔切一道出来再拧了。

我换了个十字头

死马当活马医,结果还真拧下来了。。。

然后我拧松了我后加的那颗螺丝,再次通电,结果发现可以了?当时真是,欲语泪先流。然后就是卸外壳,卸下来螺丝,再去通电,结果又不行了。。。

然后再不想整了,放弃了。倒也契合本文标题“从入门到放弃”。天晴了,雨停了,我就觉得我行了;下雨了,才见真章。

经验教训

  1. 要设计单元测试。对单独的模块进行测试,别换一堆东西再测试,不好排查问题。
  2. 能动,就别管。那个插簧没必要换的,套个热缩管完了。
  3.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。焊接,还是有夹具固定板子啥的方便得多。